中国分布式光伏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装机容量规模不断突破,是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的同时,并网和消纳受限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占比19%;浙江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一,占比15%。根据已公开省份的分布式光伏电网承载力情况来看,浙江和山东分布式光伏并网和消纳情况较好:截至2024年12月,浙江已公布的受限县(市、区)数量占全省90个县(市、区)的14%;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容量受限县(市、区)数量占全省县(市、区)数量的27%,低于河南的50%;河北可开发容量为0,受限县(市、区)占比达100%。

山东和浙江作为户用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最大,同时又是分布式光伏并网和消纳受限相对较轻的省份,主要原因是什么?本文分别以山东省户用分布式光伏和浙江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作为典型案例开展研究,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山东省户用分布式光伏和浙江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主要的开发模式:各参与方角色及收益模式,在此开发模式下采取了哪些并网和消纳方式?
  • 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在推广中的各参与方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本报告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开展研究,访谈对象包括分布式光伏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农户、企业、开发运营方等。通过访谈绘制典型省份分布式光伏的开发模式,并了解各主体方参与驱动因素,总结促进分布式光伏并网和消纳采取的措施。研究发现:首先,分布式光伏电站需要回归到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的运行模式;其次,更高的收益是分布式光伏可持续开发和应用的推动力,而用户侧储能技术拓展了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可以有多种渠道获得收益;最后,政府在分布式光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针对分布式光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 鼓励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加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比例
  • 拓宽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模式,提高开发方收益水平
  • 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进入电力市场相关政策落地,由市场引导其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