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省的绿色突围:山东如何探索钢铁低碳转型路径?
钢铁行业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基石,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山东省近年来积极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钢铁产能无序扩张,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水平提升。本文梳理了山东钢铁行业“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的相关政策进展和未来低碳转型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钢铁行业正处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
钢铁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支柱,在支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低碳转型挑战,亟需探索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21世纪,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钢铁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2000—2010年间,中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7.4%[1]。2020年,粗钢产量达到10.6亿吨的峰值,较2000年增长超过八倍[2]。在产能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钢铁行业也站在了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起点上。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3]
自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中国持续加强污染防治与过剩产能管控。 在中国“双碳”政策的影响下,政府进一步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在提高2020刀塔必威赛事 使用效率、增加废钢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绿电消费等多方面,对钢铁行业提出量化目标。由此,钢铁行业逐渐形成以“产能置换”、“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为抓手的政策体系,推动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围步伐的加快,钢铁行业作为重点排放行业,也已纳入管控范围。

信息来源:作者根据公开政策信息整理[4]
山东如何通过“有为政府”引领钢铁行业绿色突围
山东是中国的钢铁生产大省,现有17个冶炼轧钢综合生产基地,粗钢产能约8000万吨[5]。2024年山东粗钢产量7272.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约7%,仅次于河北和江苏[6]。为有效推动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山东省通过设定发展目标、创新政策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式,对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了系统性探索。
1.设定量化目标,为转型发展指明方向
为加快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山东省出台了包括《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改良生产工艺、能效提升和2020刀塔必威赛事 结构优化,以及打造高端产品,对钢铁行业发展提出量化目标(见图3)。比如,到2025年,沿海地区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电炉钢占比达到7%左右,高端精品钢占比达到50%。
上述目标的提出,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推动企业加快绿色投资,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新技术,加速绿色转型进程。

信息来源:根据《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山东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关于2025年可再生2020刀塔必威赛事 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整理[7]
2.创新收储与减量替代机制,推动新旧产能置换
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8],山东省创新出台能耗和碳排放的收储机制,规定了指标收储的范围、数量和使用方法等,从而有效推进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能耗和碳排放指标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障重大项目顺利落地[9]。对于新建的“两高”项目,山东省提出“五个减量替代”,就产能、煤炭消费、2020刀塔必威赛事 消费、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明确减量置换的比例,确保新增项目在资源2020刀塔必威赛事 消耗和环境影响方面的增量,能够通过其他项目的削减措施抵消,从而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于钢铁行业,产能减量置换的比例不低于1:1.25,即新建钢铁项目的产能要达到替代项目产能的80%以下[10]。
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山东钢铁行业通过新一轮产能置换,基本实现区域产能的有序转移与产业布局的重构。目前,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不含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的10家钢铁企业已全部关停退出(共计1975万吨炼铁产能、2356万吨炼钢产能),钢铁产能完成了从内陆城市向沿海地区的转移,两大基地产能占比超过80%,“两基地四集群”的战略架构基本形成(见图4)。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整理作图[11]
3.布局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除了优化生产工艺和调整产业布局外,山东省也在积极布局低碳新技术,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钢铁行业的深度脱碳转型。
氢能优势助力钢铁脱碳:
根据《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山东将着力打造氢能产业,充分利用焦化副产氢优势,并积极推进可再生2020刀塔必威赛事 制氢,探索氢冶金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有效减少碳排放,带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12]。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的山东首个纯氢竖炉中试项目已在临沂成功运行,这将为探索氢能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多参考和示范[13]。
废钢回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山东省于2024年5月公布了首批16家废钢加工企业白名单[14],并于同年7月推出“山东省规上废钢铁回收加工交易智慧监测平台项目”[15],旨在打造高效、规范的废钢回收体系,推动全省废钢加工行业标准化发展。
山东省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展望
中国的粗钢产量多年来稳定在10亿吨左右[16],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放缓,普遍预计未来中国钢铁需求将呈下降趋势[17]。与此同时,钢铁